根据市委政法委关于对群众满意度较低的政法单位的通报,按照尚政法[2019]16号文件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实施方案的要求,我院党组高度重视,紧急召开会议,严肃分析情况,明确整改方向,制定整改措施,为进一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,努力做好审判执行工作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,特制定本整改方案。 一、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,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工作标准,践行执法司法为民宗旨,持续深入改进工作作风,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,构建风清气正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,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。 二、目标任务 通过整改,坚持问题导向、以上率下、注重实效的原则,有效促进我院工作作风转变,合理解决群众诉求,让人民群众看得见、听得到、感受到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成果。 三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(一)干警素质不高,影响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感情。 主要表现为个别法官、干警理想信念不牢、业务能力不强、工作作风不实,缺乏“四个意识”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意识淡薄,办案中存在就案办案,不考虑当事人感受的情况。究其成因:一是少数法官干警“脑不清”。在理想信念、初心上产生迷茫,以致于将群众二字抛之脑外,为民司法的理念淡化。二是少数法官干警“身不强”。我院干警整体趋于老龄化,个别干警适用法律能力弱,明法晰理能力差,执法随意性大,不能正确行使审判权。三是少数法官干警“行不端”。缺乏求实精神,工作标准不高,行为懒散,工作飘浮,对群众利益不够关心。 (二)审执工作不力,影响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信赖。 主要表现为有些干警工作方法简单、办案效率低下、办案质量不高,没有做好相关法律知识的解释疏导工作,引起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误解。究其原因:一是在审判上,一些法官习惯于就案办案,习惯于沿用老一套,对新的法律法规、司法解释掌握得不透,致使一些案件认定事实不准、适用法律不当。二是在执行工作上,一些执行人员破解执行难的能力不强,创新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新措施、新方法不多,致“被执行人难找,执行财产难动,执行协助人难求”的情况依然存在,影响了法院工作的成效和权威,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信任感。三是工作中片面追求结案率,忽视了做实做细释法析理工作,使一些案件当事人不能做到胜败皆服。 (三)司法宣传力度不够,影响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识。 工作中,重业务轻宣传,有时存在宣传力度没有与时俱进,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要求,导致有些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职 责、职能、工作性质知之不多;有些存在审务公开力度不够,院内开展“开放日”或“新闻发布会”次数较少;存在宣传途径单一,没有尝试通过微电影、快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;到群众中开展调研不够,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少,导致群众对法院工作不了解,持有偏见。 四、整改举措和完成时限 (一)加强理论学习,提升政治站位。结合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活动,进一步强化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充分认识开展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重大意义。切实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力争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、思想政治受洗礼、干事创业有担当、为民服务解难题、清正廉洁作表率。(责任部门:政治处、各支部,完成时限12月底) (二)强化审判管理,提升案件质效。一是成立审务督察小组,每月对各庭室的办案情况等进行督察,抓实内部管理;二是以公开促公信,做到能公开尽公开,扎实推进审判执行全过程公开;三是对发回重审、改判案件实行季通报制度,及时召开案件质询会,查找症结、补齐短板;四是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,对错案主审人、合议庭组成人员予以红黄牌警告,并记入干警执法档案。(责任部门:审管办、监察室;完成时限:2019年8月底) (三)狠抓执法办案,确保公平正义。严厉打击故意伤害、抢劫、涉食品安全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犯罪案件,增强群众的安全感;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,采取“繁简分流”、 速裁、调解等方式,保证案件依法、公正、及时、妥善处理;牢固树立决胜执行难的信心和决心,不断完善执行联动长效机制,努力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;加强判后答疑和释明工作,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,使审执工作不断得到群众认同。(责任部门:各业务部门;完成时限:2019年12月底) (四)提升干警素质,强化司法作风。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坚定干警理想信念、宗旨意识。强化岗位练兵,组织开展庭审观摩、案件质量评查、法律文书评比等活动,有效提升干警理论水平和司法能力。转变司法作风,摒弃“冷、横、硬、推、庸、散、蛮、贪”不良习气,时时刻刻处处把人民群众的需要视为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的重点,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,增进与群众的感情。(责任部门:审管办、政治处、监察室;完成时限:2019年12月底) (五)延伸司法职能,践行司法为民。一是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设施,在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,依托信息化技术推进诉讼服务转型升级,为群众提供多位一体的诉讼服务模式;二是畅通民意沟通渠道,随案发放意见征求卡,并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、邮箱,充分保障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三是积极开展司法救助,对生活困难符合条件的案件申请人及时予以救助,通过亲民、便民、利民,促使人民群众感到司法的温度。(责任部门:全院各部门;完成时限:2019年8月底) (六)强化司法宣传,营造良好氛围。一是创新宣传模式,拓宽宣传渠道,采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,广泛开展宣传,激发人民群众支持配合法院工作的积极性。二是增加开展新闻发布会、法院开放日活动的频次,定期向社会公开法院总体工作及重大案件办理情况,积极回应社会关切,赢得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。三是在办案中优化自身形象,进一步推行电话立案、预约立案、网上立案、上门立案、就地立案等“五个便民立案”,满足群众诉求;加大巡回审理力度,方便群众诉讼,减轻群众诉累,以优质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认可。(责任部门:办公室、各业务部门;完成时限:2019年12月底) 五、保障措施 (一)加强领导,抓好落实 针对群众满意度不高问题,我院党组高度重视,成立由党组书记、院长高学军同志任组长的群众满意度工作整改领导小组,小组设办公室,制定整改方案、整改台账,明确责任领导、责任部门、具体责任人和整改期限,各部门要抓好突出问题整改,有效提升法院队伍群众满意度。 (二)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 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,是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内容,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,找准症结,采取措施,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管理,全院干警要高度重视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,各部门实实在在抓好整改 工作的落实。 (三)强化责任,务求实效。 为提高整改实效,切实把各项工作做深、做细、做实,各部门负责人要结合责任分工,抓实抓好提升群众满意度整改工作,促进我院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效果 |
关键词: |